為甚麼佛教是佛陀的教育?為甚麼?請以輕鬆的心境來看,這裡說明自一切!

佛教是佛陀的教育

佛教的人生觀與宇宙觀

佛教的基本教理

五乘佛法

佛法的修持

 

佛教究竟是什麼呢?

  學佛的人不能不知道。「佛教」是佛陀的教育,是佛陀對九法界眾生至善圓滿的教育。教育內涵包括了無盡無邊的事理,比現代大學裡面的課程內容還要多。時間上,它講過去、現在、未來;空間上,它講我們眼前的生活一直推演到無盡的世界。所以它是教學、是教育,不是宗教;它是智慧、覺悟宇宙人生的教育。中國孔子的教育,是講一世(一生)──從生到死的教育。佛法是三世的教育,講過去、現在、未來。

佛教真的是教育嗎?

  如果我們仔細觀察,這個疑問就會消除。在日常生活中,只有教學才有師生的稱呼,我們稱釋迦牟尼佛為根本的老師(本師),就是表示這個教育是他老人家創始的,他是第一位創辦人。我們自稱為「弟子」,弟子是中國古時候學生的自稱。由這些稱呼,我們知道我們跟佛的關係是師生關係。就宗教而言,上帝與信徒不是師生關係。佛門則是清清楚楚說明,佛與我們是師生關係;我們與菩薩是同學的關係──菩薩是佛早期的學生,我們是佛現在的學生。我們與菩薩是前後期同學,菩薩是我們的學長,這事要弄清楚啊。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稱呼出家人為「和尚」,其實在一個寺院裡只有一位和尚。「和尚」是印度話,翻作「親教師」。就是親自教導我的老師,就像現在學校裡的指導教授,他是直接指導我的,關係非常親近、密切。他若是不直接指導我,就稱他為「法師」,這如同學校裡的老師很多,但他沒有上過我的課,沒有指導過我。「和尚」與「法師」的差別就在這裡。代表和尚教學的老師稱作「阿闍黎」。阿闍黎的言行,可以做我們的榜樣,可以做我們的模範,我們可以跟他學習。這些稱呼在教育裡才有,宗教裡面沒有這種稱呼。由此可以證明佛教是教育不是宗教。

再從佛教道場的組織(中國佛教寺院)來看

  寺院是佛教教學與佛教藝術相結合的一個教育機構,就像現在的學校與博物館結合在一起。這種形式,就是現代所講的藝術教學。現代人處處講藝術,佛教在二、三千年前就實行藝術教學了。從寺院的組織也能看出它與現代的學校大致相同。「和尚」相當於學校校長,是主持教學政策的人,課程是他制定的,教師是他聘請的,這是和尚的職責。和尚下面有三位幫助他的人,佛家稱為綱領執事,分掌三個部門:掌管教務的稱「首座」;掌管訓導的稱﹁維那﹂;掌管總務的稱「監院」。名稱與學校不相同,實際上他們管的事務跟現代學校裡面的教務、訓導、總務沒有兩樣,可知寺院機構的組織確實是一所學校,是一所非常完整的學校。中國過去稱之為「叢林」,「叢林」就是佛教大學。我們從佛教的起源,一直到中國佛教的建立,可見它的確是一個教學的體系,這事實我們必須要認識清楚,然後才知道我們到底在學什麼!

  釋迦世尊住世時,說法四十九年,談經三百餘會,其究竟的意義乃在於破除我、法、二執。我執是主觀的我,法執是客觀的宇宙。我們要認識自己,認識環境,就不能不研究佛法。至於學佛的目的,說來也很簡單,那就是我們在認識自己、認識環境之後,即不再為自己和環境所困惑煩惱,因而「轉迷成悟」,「離苦得樂」,我們自己得到解脫和自由。

  說到宇宙人生的奧祕,就有許多使我百思不得其解的問題。比如說,宇宙由何而生,依何而立?它在時間上究竟有多久,在空間上究竟有多大?宇宙間繁雜萬端的事事物物,究竟有沒有一個規律,或是一個主宰?再比如說,人生由何而來,往何而去?生命的價值何在,竟義又何在?關於這些,多少思想家,哲學家,宗教家,都想找出一答案,然而眾說紛紜,莫衷一是,並且都沒有說出它的究竟來。千古以來,能夠把這些問題圓滿解決的,祇有佛教。

三法印 四聖諦 十二因緣 八正道

佛教雖然分大乘小乘,但那是從「發心」的不同而論說的,若講基本教理,則不應分大、小乘了。因此,在此簡略介紹四種佛教的基本教理:

 

  所謂三法印,是可作為佛教特徵之三種法門。即諸行無常、諸法無我、涅槃寂靜等三項根本佛法。此三項義理可用以印證各種說法之是否正確,故稱三法印。經典若有此「無常、無我、涅槃」三法印印定其說,即是佛說,否則即是魔說。此語未見於巴利語系經典,漢譯雜阿含經卷十則有類似之說法。

一、諸行無常

  又作一切行無常印、一切有為法無常印,略稱無常印。一切世間有為諸法概皆無常,眾生不能了知,反於無常中執常想,故佛說無常以破眾生之常執;意謂一切世間法,生住異滅剎那不住。過去有的,現在起了變異;現在有的,將來終歸幻滅。這一切均屬無常。佛法中的無常,絕對不是斷滅,而是前滅後生、相續不斷的情況,這就是人生和宇宙中,一切現象的真理。

二、諸法無我

  又作一切法無我印,略稱無我印。一切世間有為無為諸法概皆無我,眾生不能了知,而於一切法強立主宰,故佛說無我以破眾生之我執。世間萬法,自時間上看,生住異滅,剎那不息,找不出有一個永恆和常住的主體;自空間上看,因緣所生法,賴眾緣和合而有,無真實之萬物,亦無真實之我。不僅有情眾生之五蘊中無我,實則無情之萬物中亦無有真實之我(主宰)。

三、涅槃寂靜

  又作涅槃寂滅印、寂滅涅槃印,略稱涅槃印。涅槃,譯為圓寂,亦譯為滅。大乘義章云:「外國涅槃,此翻為滅。滅煩惱故,滅生死故,譯之為滅。離眾相故,大寂靜故,名之為滅。」一切眾生有我執之故,不知生死苦,而起惑造業,流轉三界,所以我執是生死流轉的根本。若無我執,則惑業不起,當下能正覺諸法實相,一切即是寂靜的涅槃。故佛說涅槃之法,以出離生死之苦,得寂滅涅槃。涅槃是從無常無我的觀察中,深悟法性寂滅,而獲得的解脫。由於諸行無常、諸法無我,可知宇宙人生的現象,並無任何永恆的實體存在,祇是剎那生滅的連續狀態。無常是空,無我也是空,因此,釋尊的根本思想,就是以空為根本而有的緣起觀。三法印也是以空為基礎的。

 

  諦,審實不虛之義。四諦即指苦、集、滅、道四種正確無誤之真理。此四者皆真實不虛,故稱四諦、四真諦;又此四者為聖者所知見,故稱四聖諦。四諦大體上為原始佛教教義之大綱,乃釋尊最初之說法。四諦依次稱為苦聖諦、苦集聖諦、苦滅聖諦、苦滅道聖諦。其中,苦與集表示迷妄世界之果與因,而滅與道表示證悟世界之果與因;即世間有漏之果為苦諦,世間有漏之因為集諦,出世無漏之果為滅諦,出世無漏之因為道諦。據中阿含等經論所說四諦之義,即:

一、苦諦

  苦,泛指逼迫身心苦惱之狀態。審實世間事物,不論精神或物質悉皆為苦;亦即對人生及環境,認為世俗之一切,本質皆苦;何故?吾人時常不得不接受各種果報與現實,在此當中,身心被迫呈現苦惱之狀態。苦諦即關於生死實是苦之真諦。

二、集諦

  集,招聚之義。一切的苦果,其因乃在於吾人的煩惱與業,故能招集三界生死輪迴。業有身語意三業,煩惱有貪、瞋、癡、慢、疑、惡見,六大煩惱,其中惡見又分為身見、邊見、邪見、見取見、戒禁取見五種,合稱十種煩惱,這是一切煩惱的根本。集諦就是關於世間人生諸苦之生起及其根源之真諦。

三、滅諦

  滅,即寂滅;是苦滅無餘的意思,以已離輪轉生死為相。我們所有的貪愛,永斷無餘,斷除苦之根本─欲愛,則得苦滅,無染無著,寂靜隱沒,可入於涅槃之境界。滅諦就是關於滅盡苦、集之真諦。涅槃不是滅無,而是捨離種種業的積聚,滅卻一切痛苦,解脫三界生死苦惱,勝妙功德的聖者所證的究竟境界。

四、道諦

  道,能通之義。涅槃的境界,是由修道而證得。順此道而修,能離輪轉生死而入於涅槃。滅苦之道,乃正見、正思惟等八正道,若依此而修行,則可超脫苦、集二諦,達到寂靜涅槃之境。這種道,以履中庸而求解脫,故名中道,亦曰正道。佛轉法輪時,說八正道,後又增為三十七道品,但這祇是廣略之分,內義無別。

  四諦係佛陀成道之後,於鹿野苑為五比丘初轉法輪之說,為佛教中之基本教義,並為生死解脫之唯一方法。後世雖以四諦為聲聞之法,然除小乘教中有此生死解脫之說外,於大乘經典中亦有此四諦之說,如勝鬘經、北本大般涅槃經等,不僅附有大乘之解釋,並對四諦之深義有所發揮。

 

 

  又稱為十二有支,就是無明緣行,行緣識,識緣名色,名色緣六入,六入緣觸,觸緣受,受緣愛,愛緣取,取緣有,有緣生,生緣老死。這十二支,皆由因緣果,因生故果生。一切有情,三世輪迴,皆不出這十二有支。這其中,無明是過去之惑,行是過去之業,由識至受五支是現在苦果;愛,取二支是現在之惑,有是現在之業,生和老死是未來的苦果。這樣由惑造業,由業受苦,由苦而復惑,因惑復造業,復受苦,就是有情生命流轉的惡性循環。今將十二緣起的內容圖示如下:

  雜阿含經卷十二謂,緣起法乃永恆不變之真理,佛觀察此真理而開悟,並為眾生開示此法。若自有情生存之價值與意義方面觀察十二緣起之意義,則指人類生存之苦惱如何成立(流轉門),又如何滅除苦惱而至證悟(還滅門)。若欲斷絕生死流轉,須於還滅門中覺悟。既知十二因緣,三世因果,皆起於一念無明,然無明性空,無常無我,如是觀之,所謂無明滅則行滅,行滅刖識滅,識滅則名色滅,名色滅則六入滅,六入滅觸滅,觸滅則受滅,受滅則愛滅,愛滅則取滅,取滅則有滅,有滅則生滅,生滅則老死滅。這是修道者出三界的因緣。

 

  不邪謂之正,通達無阻謂之道。正道者,可令眾生苦集永盡,達於涅槃寂靜的聖賢境界,故八正道是八種求趣涅槃之正道,又作八聖道、八聖道分,乃三十七道品中,最能代表佛教之實踐法門,即八種通向涅槃解脫之正確方法或途徑。釋尊轉法輪時,所說離樂欲及苦行之二邊,趨向中道者,即指此八正道:正見、正思惟、正語、正業、正命、正精進、正念、正定,內容如下:

一、正見

  又作諦見。即明見苦集滅道四真諦,有善惡業,有善惡業報,有此世彼世,世有真修道人往至善處,於此世或彼世覺悟成就而證涅槃。

二、正思惟

  又作正分別、正覺。一般人所發的思惟,多由妄念而起,若修道人,既見四諦理,當以無漏智慧發動思惟,而使真智增長,斷除迷惑,而證真性。

三、正語

  又作正言。即離妄言、兩舌、惡口、綺語等,自淨口業。

四、正業

  又作正行。即離殺生、不與取等,梵行清淨,不染三毒,謂之正業。我人起心動念,無非造業。修道者須身不造殺盜婬,口不作欺妄語,意不起貪瞋癡,即謂正業。

五、正命

  又作諦受。「命」謂賴以生活的生計,修道者當離五邪命─詐現異相、自說功德、占相吉凶、高聲現威、說得供養;必須以正當職業謀取生活,即如法求衣服、飲食、床榻、湯藥等諸生活之具。

六、正精進

  又作正方便。向出世之方、涅槃之道,努力前進,稱正精進。得正精進者,不從事於徒勞無功的苦行,或世俗迷信,及外道不究竟之法。須發願:已生之惡法令斷,未生之惡法令不起,未生之善法令生,已生之善法令增長。即謂能求方便精勤。

七、正念

  又作諦意。念從心起,心不離道,即觀察身、受、心、法四者皆是不淨、苦、無常、無我;又惟念真如實相,或佛之功德相好,故稱正念。得正念,則與菩提相應,心無動失。

八、正定

  又作諦定。即離欲惡不善之法,成就初禪乃至四禪。更甚者,遠離不定,邪定,及有漏禪,以真智入於無漏清淨的禪定,謂之正定。得正定,則能正住於理,決定不移。

  八聖道乃眾生從迷界之此岸渡到悟界之彼岸所持之力,故以船、筏為譬,有八道船、八筏之稱;又如車輪之輻、轂、輞相互助車轉動,故亦譬稱八輪。又此為聖者遊行之所,故又作八遊行、八由行。反之,邪見、邪思、邪語、邪業、邪命、邪精進、邪念、邪定,稱為八邪、八邪行。

結語

  十二因緣和四聖諦,皆是以三法印為基礎,以說明宇宙人生的緣起,和世出世間雙重因果。十二因緣亦可攝入四聖諦中,即過去的無明、行二因,和現在的愛、取、有三因,皆是集諦,現在的識、名色、六入、觸、受五果,和未來的生、老死二果,皆是苦諦。苦行者感於苦集而修道,因修道而無明滅而至老死滅,便是滅、道二諦了。所修之道,不外乎正見等八正道,若將此八再作歸納,則可以「戒定慧」三無漏學表之;若將此八演繹出三十七道品,則如大智度論所說:「佛說四念處乃至八聖道分。是摩訶衍三藏中。亦不說三十七品獨是小乘法。佛以大慈故。說三十七品涅槃道。隨眾生願隨眾生因緣各得其道。欲求聲聞人。得聲聞道。種辟支佛善根人。得辟支佛道。求佛道者得佛道。隨其本願諸根利鈍。有大悲無大悲。譬如龍王降雨普雨天下。雨無差別。大樹大草。根大故多受。小樹小草。根小故少受。」故知三十七道品通大小乘。


  釋迦世尊成道之後,說法四十九年,談經三百餘會,普度眾生。惟以眾生根器不同,如果祇說一乘法,將使小根小智之流,不能獲得法益。故說種種權巧方便法門,適應種種根基。佛如大醫王,對眾生種種不同之病源,施以種種不同之法藥而醫治之。這就使佛中有了世間、出世間種種不同的法門,這種種不同的法門,綜略言之,可以五乘佛法概括之。

  乘,指道、船、車,即運載之義。為教化眾生而將之運載至理想境界之五種法門,稱為五乘。所謂五乘佛法,是人乘、天乘、聲聞乘、辟支佛乘、菩薩乘,這五乘的修持和所證的果位如下表所示:

  1. 人乘,人以三歸五戒為乘,運出三塗四趣而生於人道。

  2. 天乘,以上品十善及四禪八定為乘,運載眾生越於人道而達天界。

  3. 聲聞乘,即以四諦法門為乘,運載眾生越於三界,至涅槃城而證阿羅漢。

  4. 緣覺乘,即以十二因緣法門為乘,運載眾生越於三界,至無餘涅槃而成辟支佛。

  5. 菩薩乘,即以悲智六度法門為乘,運載眾生總超三界三乘之境,至無上菩提大般涅槃之彼岸而證佛果。

 

  總之,教導、運載眾生生於人、天乘之世間法門,稱為世間乘;教導、運載眾生生於聲聞、緣覺、菩薩乘,以超越生死迷界之法門,稱為出世間乘。出世三乘中,聲聞、辟支佛是小乘,菩薩是大乘。

  關於聲聞和辟支佛所修持的四聖諦和十二因緣,在前文中已有介紹,聲聞乘修四諦,證聲聞四果。聲聞是親聞佛之聲教,徹悟四諦真理,漸次斷見思二惑,因而脫出世間生死苦海者,謂之聲聞。聲聞四果是須陀洹果、斯陀含果、阿那含果、阿羅漢果。

  辟支佛修十二因緣,證辟支佛果。辟支佛譯為緣覺或獨覺,眾生聞佛說十二因緣之理,因而覺悟者,名曰緣覺。若於無佛之世,眾生無從聞法,但因宿世福德因緣故,能於諸法生滅的演變中,悟世間無常,或睹飛花落葉而感悟無常之相,因而豁破無明者,皆名獨覺。

  菩薩修六度菩薩道,證圓滿佛果。菩薩是梵語的略稱,具足應稱菩提薩埵。菩提是覺,薩埵是有情。覺是覺悟,自覺且又覺他。有情是指一切有情識的眾生。是既能自覺,又能覺悟一切有情識的眾生。所以菩薩是上求成就佛道;下化有情眾生。

  要行菩薩道,先要發菩提心。發菩提心第一要無我,第二要慈悲。亦即,行慈悲而不執有我,知無我而不斷慈悲,這是大乘佛法的真精神。

  所謂六度,全稱六波羅蜜多,譯作六度、六到彼岸。波羅蜜多譯為度,為到彼岸之意。即為達成理想、完成之意。乃大乘佛教中菩薩欲成佛道所實踐之六種德目。即:

  1. 布施波羅蜜,又作檀那波羅蜜。有財施、法施(教以真理)、無畏施(除去眾生恐怖,使其安心)三種,能對治慳貪,消除貧窮。

  2. 持戒波羅蜜,又作尸羅波羅蜜。持守戒律,並常自省,能對治惡業,使身心清涼。

  3. 忍辱波羅蜜,又作羼提波羅蜜。忍耐迫害,能對治瞋恚,使心安住。

  4. 精進波羅蜜,又作毘梨耶波羅蜜。實踐其他五德目時,上進不懈,不屈不撓,能對治懈怠,生長善法。

  5. 禪定波羅蜜,又作禪那波羅蜜。修習禪定,能對治亂意,使心安定。

  6. 智慧波羅蜜,又作般若波羅蜜。能對治愚癡,開真實之智慧,即可把握生命之真諦。

 

  以上六波羅蜜,始於布施,而終於智慧,由此可知大乘菩薩之偉大胸襟。

  五戒是佛為在家男女所受持之五種制戒。即:(一)不殺生,(二)不偷盜(不與取),(三)不邪婬(非梵行),(四)不妄語(虛誑語),(五)不飲酒。又作優婆塞五戒、優婆塞戒。在小乘經量部中,受三歸依即成優婆塞,准許五戒分別受持;說一切有部則須先受三歸依,後具受五戒,始名優婆塞,故不許五戒分別受持。五戒之中,前四戒屬性戒,於有情之境發得;後一戒屬遮戒,於非情之境發得。又前三戒防身,第四戒防口,第五戒通防身、口,護前四戒。我國古來以五戒配列於仁、義、禮、智、信五常。

  十善即十善業,乃身口意三業中所行之十種善行為。又作十善業道、十善根本業道。反之,身口意所行之十種惡行為,稱為十惡,又作十惡業道、十黑業道。即:(一)殺生。(二)偷盜。(三)邪淫。(四)妄語。(五)兩舌,即說離間語、破語。(六)惡口,即惡語、惡罵。(七)綺語,即雜穢語、散亂語、無義語,乃從染心所發者。(八)貪欲,即貪愛、貪取、慳貪。(九)瞋恚。(十)邪見,即愚癡。遠離以上十惡,則為十善。依此順序,屬身業者三,屬口業者四,屬意業者三,稱為「身三、口四、意三」。除意三外之七支,稱為七支業。此十業道屬根本者,故立為根本業道。

  釋迦世尊為不同根機眾生說教,廣攝群生,除出世三乘法外,尚說有人天二乘。人天二乘非究竟法,本不是世尊說法的本懷,但為憐憫眾生,使不墮惡道去受劇苦,才說此保持人身和超升天道的權巧法門。不過,我們凡夫眾生初機學佛,若連最基本為人之道的五戒十善都做不到,更遑論其他出世解脫道了!

  佛教的修行,含有實習、修養、實踐之意。行者自身欲實現佛陀體驗之境界,而專心精研修養,故特別重視修行方面,亦因而發展成各種詳細之戒律條文、生活規範與精神之修養方法。如戒定慧等三學,正見、正定等八正道,苦集滅道等四諦。此外,佛教有所謂「八萬四千法門」之稱,然其主要者,即上述五乘佛法中所說之修行德目。至於大乘佛教,則以福德、智慧二者為其總綱領。

學佛修行的目的

  首先,我們必須確定釋迦牟尼世尊說法四十九年,他的目的,就是在使眾生轉迷成悟,離苦得樂,使眾生同成佛道。而我輩眾生,研究經教,誦經念佛,守五戒十善,實踐六度萬行,其目的,也是在希求「轉迷成悟」,「離苦得樂」;最後的究竟,希求「同成佛道」。

修行的歷程

  明了確定我們學佛修行的目的後,接著必須了解修行可能經過的歷程。唐朝華嚴宗的清涼澄觀大師,依「華嚴經」來告訴我們學佛成佛必經的四個階段就是「信、解、行、證」。首先須信樂佛法,其次了解佛法,進而身體力行,最後證悟得果。而大、小乘對修行的階位有不同的分判,但都可以分為「五位」來說明。

  小乘五位,即:

  1. 資糧位,又分三位:五停心、別相念(各別觀察四念處)、總相念(總觀察四念處)。

  2. 加行位,其位有四:煖位(未見智火,已得煖相)、頂位(觀行轉明,如登山頂悉皆明了)、忍位(於四諦法忍可樂修)、世第一位(雖未能證理,而於世間最勝),此四位加功用行,取證道果。

  3. 見道位,指聲聞初果斷三界見惑,見真空之理。

  4. 修道位,指第二、三果修四諦道法,斷欲界思惑。

  5. 無學位,指聲聞第四果阿羅漢,斷盡三界見思惑,真理究竟,無法可學。

 

  大乘五位,又作唯識五位、唯識修道五位。唯識宗將大乘菩薩之階位分為五等,即:

一、資糧位

  即含攝有漏善以達佛果之位。指十住、十行、十迴向等諸位菩薩,以福德智慧為助道資糧,故稱資糧位。十住、十行、十迴向之菩薩階位又稱大乘三賢位。其中,十住偏重修理觀,十行偏重修事觀,十迴向多修理事不二觀。此類修行稱為大乘順解脫分,雖已能斷除分別二執之現行,然對於能、所取之種子依舊潛伏未除,此係唯識五位中最初伏障之階段。

二、加行位

  指四加行(煖、頂、忍、世第一)位菩薩,由得福智資糧,加功用行而入見道(歡喜地),住真如位,稱為加行位。即於資糧位所積集之善,更進一步為得無漏智而加力修行之位。此位能達「無二我」而「有二無我」之境界,然心中仍變帶「如相」現前,故仍非實住之唯識境界,稱為大乘順抉擇分。

三、通達位,又作見道位

  初地菩薩體會真如,智照於理,得見中道,故稱通達位。即證得初無漏智,並體得真如理之位。此係修行第一大劫之成熟階段,相當於初地之入心,故又稱見道位。

四、修習位,又作修道位

  指二地至十地菩薩,得見道已,為斷除障,復修習根本智,故稱修習位。即於通達位證得真如理,再反覆修習之位。

五、究竟位

  指妙覺佛證此果位,最極清淨,更無有上,故稱究竟位。即指佛果之位。

修持的方法

一切的佛教修行方法,是可以戒定慧三無漏學來包含的。

  戒定慧三學,是學佛的基礎,修此三學,可以斷除煩惑,超凡入聖。釋迦世尊曾說十六字偈曰:「諸惡莫作,眾善奉行,自淨其意,是諸佛教。」諸惡莫作是止惡,眾善奉行是修善,自淨其意是斷惑,行此三者,即是修道。

  戒學就是「諸惡莫作,眾善奉行」,以此來收攝身口意三業,以便更進一步來「自淨其意」(定學、慧學)。而五戒是消極的斷惡,十善是積極的行善,以上二者,都是我們在家學佛人所應遵守的。至於出家眾的戒律,比丘有二百五十戒,比丘尼有三百四十八戒,條文細密,成為專門學問,我們在家人初學佛者可不必研究。除了五戒十善外,八關齋戒、菩薩戒也都是四眾弟子所必須修學的。而這些戒律的受持,都必須先依照受戒儀軌來受戒,再進一步深入了解各各戒的戒法、戒體、戒行、戒相,以及開遮持犯等細節,方能持戒清淨。

  定學,即是修學禪定,令心專注於一對象,而達於不散亂之精神作用,或即指其凝然寂靜之狀態。其修學方法,依天台智者大師的「小止觀」中所云,正修之前須具足二十五方便,二十五方便分為五科,即:

  1. 具五緣:持戒清淨、衣食具足、閒居靜處、息諸緣務、近善知識。

  2. 訶五欲:訶色、聲、香、味、觸五者。

  3. 棄五蓋:棄貪欲、瞋恚、睡眠、掉悔、疑等五法。以五法蓋覆心神,使不能發定慧,故稱為蓋。

  4. 調五事:調心不沈不浮、身不緩不急、息不澀不滑、眠不節不恣、食不飢不飽。

  5. 行五法:欲(即對此修行有好樂之心)、精進、念、巧慧、一心等五法。摩訶止觀卷四中說:「此二十五法通為一切禪慧方便。諸觀不同,故方便亦轉。」具足此方便,則進入正修行。

 

  修定方法有多種,例如誦經、持咒、念佛、數息等皆可,但可以歸納為三種「止行」,即:

一、體真止

  乃針對空觀而立。謂體達無明顛倒之妄,即是實相之真者,稱為體真止。以其徹達因緣和合諸法空無自性,故能止息一切攀緣妄想而證空理;空即是真,故稱為體真止。若達此境地,則發定、開慧眼,能見第一義,成就真諦三昧。

二、方便隨緣止

  又作方便止、繫緣守境止。乃針對假觀而立。菩薩隨緣歷境,心安於俗諦而不動,稱為方便隨緣止。蓋菩薩知空非空,故能善巧方便,隨緣分別藥病,以教化眾生,並安於俗諦,心不為外境所動。此能開法眼,成就俗諦三昧。

三、息二邊分別止

  又作制心止。乃針對中觀而立。指不分別生死與涅槃、有與無等二邊之相。蓋前述之第一止偏於真,第二止偏於俗,俱不合於中道。既知真非真,則為空邊寂靜;知俗非俗,則為有邊寂靜,亦即息真俗二邊而止於中諦。若達此境,則發中道定,開佛眼,成就中道三昧。

  以上都是從天台宗針對空、假、中三觀所立之三種止行。若從不同宗派立場而論,則有許多不同修定、修止的方法,在此不多敘。

  慧學,梵語般若,翻譯為智慧。這種智慧不是世俗的世智辯聰,而是由定力所證得的大智慧,無漏智慧。佛法與世間學問、宗教最大的不同,即在此「般若智慧」,因為一般的世間學問或宗教,都沒說「一切法無我」、「緣起性空」。故知:慧學即是修學此「緣起性空」之理,將自己的身心狀態與此空性相應,更進而明了一切萬法無非皆是「無我、空性」。

  修學慧學,經論中常用修「毘婆舍那」、修「觀」來說明。若從天台智者大師所立之天台三觀來說,係對於一切的存在,可作三種觀法,即空觀、假觀、中觀,稱為「空假中三觀」。此乃依據菩薩瓔珞本業經卷上賢聖學觀品所說「從假入空二諦觀、從空入假平等觀、中道第一義諦觀」而立。即:

一、空觀

  又作從假入空觀、二諦觀。空者,離性離相之義。謂觀一念之心,不在內、不在外、不在中間,稱之為空;由觀一念空之故,而一空一切空,無假無中而不空;此因空、假、中三觀能蕩除三惑之相,以空觀蕩除見思之相,以假觀蕩除塵沙之相,以中觀蕩除無明之相,三相皆蕩,即畢竟空,是為空觀。簡言之,自世俗常識之立場(假),進入宗教立場之真理(空),是為空觀。

二、假觀

  又作從空入假觀、平等觀。假者,無法不備之義。謂觀一念之心,具足一切諸法,稱之為假;由觀一念假之故,而一假一切假,無空無中而不假;此因空、假、中三觀皆能立法,以空觀立真諦之法,以假觀立俗諦之法,以中觀立中諦之法,三法皆立,即為妙假,是為假觀。簡言之,不停滯於「空」,而進入佛智遍照之世俗境界,是為假觀。

三、中觀

  又作中道第一義諦觀。中即中正,泯絕二邊對待之義。謂觀一念之心,非空非假,即空即假,稱之為中;由觀一念中之故,而一中一切中,無空無假而不中;此因空、假、中三觀皆能泯絕對待,言空則空外無法,言假則假外無法,言中則中外無法,三者皆絕待,即為圓中,是為中觀。簡言之,不執空觀、不執假觀,空假圓融之大悲菩薩行,是為中道觀。

  若將三觀配於四教,則空觀屬藏、通二教。

  藏教分析一切心物之存在為無實體,而終歸於空理,此即所謂之析空觀;通教則更進一步,直接體達一切諸法如幻即空,而入於空理,此即體空觀,此觀能斷除三界內所起之見思惑。然此等之空觀偏向於空之一理,故稱「但空觀」;對此而言,別、圓二教之空觀則稱「不但空觀」。但通教於利根、鈍根二者修觀時,有時會令利根者從但空觀而進入不但空觀,如別接通、圓接通即基於此種理由而來。

  假觀屬別教之觀法。天台宗將假觀分為二種,即:(一)生死假,即癡迷眾生之情見。(二)建立假,即聖者以出世間之智眼所照之見。前記藏、通二教之空觀,從假入空時之假,屬生死假而未達建立假。別教之假觀則為以空入假之觀,於空之上,安立假差別,故為建立假。別教之特質即為觀無量四諦而建立恆沙之佛法,以出假利生。另圓教之假觀與別教之假觀不同之處,即是別教將空、中二觀別視,互不相即,且獨立假觀為對境,能斷塵沙之惑;而圓教則視空、中二觀為一,即空即中,以妙假為對境,能同時斷除三惑。

  中觀屬圓教,為最高無上之觀法。乃融合空、假二觀,即三而一,即一而三,以觀中道之理而圓解三諦,稱為「不但中觀」。對此而言,別教之中觀則稱「但中觀」。別教修但中觀者,須先於十住位修空觀以破見思之惑,次於十行位修假觀以破塵沙之惑後,方修中觀(但中觀)以破無明之惑,此時三觀一心,幾同於圓教之不但中觀。

結語

  佛教的「修行」,可說為「以佛法道理,來修正我們身口意三業的行為」。因此,我們必須先了解學佛修行的最終目標是什麼?它值不值得去學?若您認定其價值與意義,是自己所需要的,接著就必須明白修行的方法與修行可能會經歷的過程,以確定修正身口意三業的標準何在,以免盲修瞎練,枉費功夫;或未證未得,卻自以為已證已得,在佛法上,這稱為「增上慢」,其結果是非常可怕的,且亦令人惋惜。所以,三無漏學的綱領,是可以用來判斷自己所選擇的修行方法是否正確無誤?若不合乎此「無漏」(斷煩惱、我執)的原則,皆非正法矣!

Back